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浙江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

日期:2018-11-16 22:3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浙江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

  中新网杭州11月15日电(钱晨菲 朱智翔)15日,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日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下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浙江作出具体部署安排,构架起新时代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近年来随着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建设不断推进,浙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仍不稳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还不够强等问题仍然存在。

浙江某地治理后的水域。 钱晨菲 摄 浙江某地治理后的水域。 钱晨菲 摄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多方合力攻坚大格局,按时间阶段制定了建成美丽中国示范区的目标,并在抓好四大攻坚、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要求。

  《意见》提出,至2020年浙江将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22年,各项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处于中国前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示范区;到2035年,浙江省生态环境面貌实现根本性改观,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美丽浙江建设目标全面实现等。

浙江某乡村。 钱晨菲 摄 浙江某乡村。 钱晨菲 摄

  此外,《意见》也在大气、水、土壤保护等方面作出相应部署。该省提出,到2020年,浙江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力争达到3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6%;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3%,彻底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浙江某乡村。 钱晨菲 摄 浙江某乡村。 钱晨菲 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浙江,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环境保护防控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各方支持。《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形成高质量绿色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

  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防控治理能力方面,《意见》要求,要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环境风险防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构建现代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标准,深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着力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能力。

  此外,为倡导与实施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意见》强调,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推动形成社会行动体系,广泛开展示范引领,激发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监督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