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你嫌弃我是个女孩 你为什么要生我?”

日期:2019-03-17 10:0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你嫌弃我是个女孩 你为什么要生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6日电 题:“你嫌弃我是个女孩 你为什么要生我?”

  作者:袁秀月

  “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你以后还要嫁人,我们只负责你养你到十八岁。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视频截图

  电视剧《都挺好》中,女主角苏明玉从小就和两个哥哥有不同的待遇。母亲可以卖掉她的房间供大哥留学,她想考清华,却只能被迫读免费师范。

  大学时,母亲又卖了一间房给二哥买婚房。气愤的苏明玉回家质疑母亲,却只得到了上述回答。

  苏明玉脱口而出:“你嫌弃我是个女孩,你为什么要生我?”

  失望的苏明玉最后决定出走,十多年再没回过家,直到母亲去世。

《都挺好》海报

  你嫌弃我是个女孩,你为什么要生我?

  有引发无数讨论的《欢乐颂》在前,正午阳光的这部《都挺好》早被预定为“话题爆款”。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妈宝,无论哪一个都能引起人们讨论的热情。

  因为有时候,现实总是比剧情更精彩,也更残酷。

  在苏家,苏明玉从记事起就遭遇着不公平的待遇,两个哥哥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母的偏爱。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没人能体会到小妹的委屈。二哥甚至觉得,妹妹复习功课时给他洗衣服是理所当然。母亲死后,妹妹出钱买墓地也是理所当然。

视频截图:郭京飞扮演的二哥苏明成指责苏明玉

  苏家矛盾的源头在于母亲的强势,但苏母年轻时也是重男轻女的牺牲品。在原著小说中,苏母之所以嫁给苏父,是为了能够把哥哥的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结婚后,她也一直贴补哥哥。

  但她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有什么不对,这才造成了她对儿子的纵容,对女儿的苛待。

  不顾自己的小家庭,而去帮扶自己娘家的弟弟,甚至没有原则掏空自己,网友为这类人取了个称号,叫“扶弟魔”。

视频截图:《欢乐颂》中樊胜美

  去年7月还有这样一则新闻,在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11个姐姐凑了32万给最小的弟弟办婚礼。父亲身体不好,家里没攒下什么钱,平时大多靠大的帮衬小的,女儿补贴娘家。接受采访时,姐姐说这完全是自愿的,家里没有重男轻女,但网友仍为她们打抱不平。

  有人认为,重男轻女的家庭往往等于,被耗掉的女儿+被废掉的儿子。就如二哥苏明成一样,在母亲的娇惯下成为一个“巨婴”。

视频截图:苏明玉指责二哥苏明成

  《今日说法》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江苏淮安一对夫妻,因重男轻女把二女儿送人。16年后,因小儿子患白血病需要骨髓,才想起这个女儿。

  女儿的养父答应捐骨髓,但考虑到女儿年纪还小,提出存一笔钱在第三方,作为女儿的健康保证金。谁知生母不同意,她还跑到女儿的学校,想把孩子抢回来。失败后还在学校张贴大字报指责养父,丝毫不考虑女儿的感受。

视频截图:今日说法《我该不该拯救你》中养父

  苏明玉拒绝成为牺牲品,但很多女孩子却没得选择。马昕(化名)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上大学时,家里说没钱,只给过她2000元生活费。大学四年,她到处打工赚钱。毕业后,她远赴深圳工作。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积蓄,却总是被要求贴补给哥哥。马昕不像苏明玉那样有魄力,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为了母亲也不能不管。

  “你嫌弃我是个女孩,你为什么要生我?”事实上,不止苏明玉这句话,女孩们还问过更多。

  为什么我从小就要做饭、洗衣,而哥哥或弟弟就只负责玩?

  为什么大家都说我迟早要嫁人,读书多了没用?

  为什么我工作赚钱了不能自己存着,却要给弟弟还房贷?

  为什么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还被义务要求贴补帮助娘家?

  ……

《都挺好》海报

  生孩子就要负责啊

  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朋友、职业,却唯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否尽责,家庭是否和睦,兄弟姐妹间是否一碗水端平,这仿佛是道概率题。

  虽然事业成功,但家庭仍然给苏明玉留下了永远的阴影。母亲去世后,她又再度被拽进苏家这个漩涡中。

  除了强势的妈,苏明玉还有个懦弱的爸。小时候,母亲一打骂她,他就去上厕所、看报纸。他没有丝毫作为父亲的责任感,在妻子去世后,更是只为自己活,一味向子女索取而不顾他们的生活。

视频截图:苏明玉父亲苏大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不管是苏母还是苏父,都没有尽到父母的义务。

  家庭促使苏明玉早早独立,成为独当一面的女强人,但也让她养成倔强生硬的性格,被家人误解为冷面冷心。

  苏明玉一直摆脱不了的正是原生家庭问题,这个心理学领域的词汇,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狗十三》海报

  从2008年创建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到《欢乐颂》中被父母哥哥“吸血”的樊胜美,再到《狗十三》中的“中国式家长”,原生家庭的讨论越来越多。

  高晓松曾在节目中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他说,他一辈子没问过父亲问题,正是因为长达20年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与父亲之间不好的关系,导致他年轻时出现很多问题。

  很多人还会引用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这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而很多讨论都指向一点,即父母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可以被否定和批判。

  “你生我又不想养我,你生我干什么,难道就给你当出气筒吗?”年轻的苏明玉问道,苏母没法回答,只是大声呵斥闭嘴。

视频截图

  对苏母来说,也许苏明玉的出生曾带来不好的回忆,也许是她真觉得女儿没用,也许有其他原因。但这并不是她苛待女儿的理由,孩子不是父母实现自己私欲的工具,也不是任凭自己摆设的木偶。

  为人父母,具有教养的责任。然而很多父母却从未想过,为什么生孩子?

  当然,原生家庭并不能解释所有,将自己的挫折归咎于原生家庭也不可靠。成年后的孩子,也要面对社会的历练,及时“断奶”。

《都挺好》海报

  无论你曾被怎么苛待过、嫌弃过,须知,你要变得更强,一切都会好的。就如《都挺好》的制片人侯鸿亮所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总要自己拿回来。”(完)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