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日期:2019-01-12 23:00: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核心阅读

易地扶贫搬迁,广西聚焦“搬得出”,安置点选址不能偏,交通便利,楼房敞亮,让百姓乐意搬迁;聚焦“稳得住”,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让百姓乐享安居;聚焦“能致富”,提供就业帮扶,建立扶贫车间,让百姓生计有着落。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广西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

“新房子是楼房,水、电、气、网全通,周边还有学校、公园、医院……”48岁的张敏毅,从山区搬到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生活完全变了样,感觉很幸福!”

冬日暖阳下,记者看到,沿途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开发办主任蒋家柏说,广西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要把最好的地方给老百姓住”

【镜头】

张敏毅家尽管泥瓦房破败,可要搬迁,他却坚决不同意。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我们送您到安置小区看一看,您再决定行不?”

楼房宽敞明亮、新居水电已通……张敏毅跟着一瞧,他彻底放了心,“政府把这么好的地方给我们住,当然要搬!”

搬出大山,成了广西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平地少,选址太难,工作难度大。怎么办?

“要把最好的地方给老百姓住!”广西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主任韦朝永说,按照这一理念,要求各地建设的安置点都要符合“五靠近”原则:靠近县城和集镇、靠近中心村、靠近景区、靠近工业园区、靠近福利院。同时,每个安置点都要进行规划设计,避开滑坡带,交通出行方便,水、电、气、光纤同时配套。

此外,为强化责任落实,全区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549个集中安置点,共落实78位市级领导分片包县、508位县级领导包安置点,组成500多个工作班子,成员达到3000多人。

入住玉林博白县城东新区安置点的贫困户许基敏夫妇,成为博白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受益者之一。他们一家5口原本居住在沙陂镇一个偏远山村,房屋简陋,交通不便。2017年搬迁后,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不仅解决了孩子们的入学问题。许基敏本人也在县城找到了工作,收入相对于以前有了较大提升。

广西把贫困发生率在50%以上、集中居住50户以下、50%以上群众愿意搬迁的自然村一律纳入整屯搬迁。目前,全区已落实整屯搬迁1461个屯13720户57449人,涉及9个市36个县(市、区)。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广西全区2016—2018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70万人,累计已搬迁入住(已完成交钥匙工程)68.7万人,搬迁入住率超98%。

 

“周边就是医院和学校,生活方便得很”

【镜头】

“现在住的房子好,生活条件也好了,非常欢迎大家来做客。”崇左市大新县安置小区住户李建民说。以前住在山区,生活窘迫,最怕的就是家里来客人。李建民说,大新县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学校、社区活动中心、医疗点、农贸市场等,群众生活十分方便。

“周边就是医院和学校,生活方便得很!”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安置点的住户李雪梅说,56岁的她,每天晚饭过后,到广场跳舞已成为“必修课”。

从峡谷深涧搬到安置区,从土坯房搬进新楼房,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朝八晚五,广西大批搬迁户悄然开启了“新活法”。

在巴马安置点,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民政、教育、卫生、人社等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低保、健康、社保等公共服务,同时建有绿地公园、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

靖西市以“基地+平台”的形式,派驻3名工作人员到安置点社区服务平台,利用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为移民提供集学习、咨询、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让搬迁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既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 韦朝永说,广西十分注重完善搬迁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各搬迁安置点配套了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附属设施;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社区管理等方面的12项配套政策,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将为贫困群众提供‘一对一’岗位推荐帮扶”

【镜头】

在玉林兴业县安置点的“扶贫车间”里,42岁的黄权在麻利地组装电子零件,不到2分钟就完成一个器件。“我每天可以组装400个左右,最多能挣120元,一个月下来有3000多元,如果全勤,还有奖金。”黄权说。

玉林兴业县政府与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附近的多家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签订协议,采取“培训+定岗”模式,安排312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博白县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工作,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吸收了一批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打工,让群众实现就业创业两不误。

崇左市江州区安置小区位于新和镇,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蔗糖产业为特色的“甜蜜小镇”。“产业园区用工需求大,为了帮助贫困户就业,我们筛选出近万个适合的就业岗位。”江州区人社局局长梁志高说,“将为贫困群众提供‘一对一’岗位推荐帮扶。”他说,还有“一条龙”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实名制求职登记等服务。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韦朝永说,围绕“搬出来以后怎么办”,广西加大对搬迁农户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方面的帮扶力度,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让搬迁群众既能安居还能乐业。

区里制订下发多个文件,切实抓好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转移就业等7个方面政策落地工作,增加移民群众收入。同时,强化落实“三个一”措施:落实“一户一策”,即根据每户搬迁贫困户的贫困类型、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因户施策,找准路径,制定计划,落实政策及增收项目;落实“一户一帮”,即对每户搬迁贫困户落实1名帮扶联系人,直到2020年;落实“一户一档”,即对每户搬迁贫困户的帮扶、收入、脱贫等情况建立专门档案,规范管理,做到可看可查。

此外,加大后续扶持资金的投入。目前,全区共筹措投入后续扶持资金20亿元,实施发展特色农林业、劳务经济等扶持项目5770个,实现脱贫5.75万户25.59万人。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11日 08 版)

(责编:余璐、贺迎春)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