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科技与金融形成合力 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日期:2019-08-11 12:03:43  来源:
 
原标题:科技与金融形成合力 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上,许多令人脑洞大开的新技术、新发明展示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可以说,各种新兴的科技正在与产业结合,影响着行业未来的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例,这一结合不仅催生了“”这一新的金融业态,同时也促使传统金融机构加速。现在,在飞速发展中,互联网金融也正经历着裂变与重生。

  转型助贷 科技是硬实力

  “互联网金融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认知都是逐步成熟的,刚开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会尝试很多新的资产获取渠道,可服务于更广泛的人群,这一模式成为传统金融的很好补充。但快速的繁荣也吸引了很多伪平台的进入,一些创业者甚至慢慢忘记了创业初心。重新恢复投资者信心、重塑行业形象,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在互金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麦子金服CEO黄大容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如今,多家机构都将转型发力点放在了强化科技实力上。黄大容坦言:“还不知道最后的备案政策是否能落地,我们也作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将一些底层技术抽离出来,包括精准获客的技术、风控技术以及催收系统等。这些技术构成了我们核心的金融科技能力,从而可以为持牌的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陆续有互金机构宣布转型助贷领域。比如,美股和信贷在近期上线“和信借条”业务时对外宣布,这一全新业务将由和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完整系列的助贷服务。“牵手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导流、风控、贷后管理等助贷服务,可以实现‘两条腿’走路;同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作,弥补其在渠道、风控、技术等方面的资源限制。”和信贷相关负责人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允许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这为网贷平台转型打开了口子,值得期待。

  科技赋能 合力能量更大

  “原来觉得金融科技能够非常大地改变传统金融,但实际上,双方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比如系统安全性方面,三级等级保护测评达到银行标准;合规稳健方面,坏账、逾期率这些指标都对互金行业有借鉴意义;在营销手段、灵活定价等方面,我们也能向银行借鉴很多。”黄大容说,“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二者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为中国金融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以行业为例,互联网金融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全社会征信水平的提升,另外,互金机构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信息,并借助其他多维度数据信息进行征信,也促使金融信用和社会信用合二为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未来将纳入征信系统。此前,我国首个市场化的机构——百行征信成立,一些互金机构积极接入,对建立广泛的社会征信系统、建设诚信社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在促进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科技赋能也显得尤为重要。和信贷表示,与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借助分期、消费分期、虚拟等一系列产品与服务,通过3C 产品、旅游等消费场景,深耕消费金融市场,能够为年轻的高成长人群提供丰富的消费金融服务。

  关于解决小微商户融资难问题,鲸算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昊此前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金融机构不敢贷的根源在于贷款审批、决策时间长,成本和收益很难均衡。而鲸算科技通过研发AI智能需求匹配引擎,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1分钟申请、最快2秒钟审核、全流程零人工介入的模式,帮助金融机构触达了更多长尾用户。”另据李昊介绍,鲸算科技已通过系列硬科技,赋能电商、法律、租住、少儿编程等多个行业。

  黄大容认为,依托大数据和,可以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扫描,同时构建贷中、贷后等全方位的智能风控体系。

  银行转型 科技为第一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诸多与会人士表现出对科技的关注。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模式将成为众多行业发展的基础工具。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指出,未来大银行都会面临传统银行和科技企业两种模式的改革。副行长黄毅表示,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原有的业务进行了赋能。银行未来的转型中,金融科技可作为健康发展的第一转型战略。

  “中国平安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企业。”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说:“过去10年,我们都在关注科技变革,在金融科技方面做出了很多成果。在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我们打造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实时交易数据、CRM数据等共享。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帮助金融服务商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授信难等问题,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下,金融服务商融资成本下降了20%至30%。”

  “在传统金融机构发力科技的同时,金融科技公司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能否找到更多契合的合作模式,对企业的科技实力是真正的考验。”黄大容说。

(责任编辑:佚名)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