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用好“亩均指挥棒”在转型升级中率先突破

日期:2019-08-06 14:07:24  来源:
 
原标题:用好“亩均指挥棒”在转型升级中率先突破

  ■合肥经开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系列调查(4)·创转升

  ■本报记者 王彩娜 ■陈军君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都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创新作出重要部署。

  不久前,国务院专门出台意见,就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再次释放出强烈信号。

  合肥经开区历经26年发展,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遭遇“成长的烦恼”。由于发展初期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供给,带来了发展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空间资源约束等问题,其中土地要素制约尤为突出,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企业和闲置土地、厂房,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资源。

  为摆脱这种不利局面,2016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在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创造性落实“创转升”(创新转型升级)发展行动,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着手解决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企业和闲置土地(厂房)等难题,实行产业优胜劣汰,激励和引导企业形成亩均产出最大化的发展导向,走上了一条“高质量的增长、有效益的速度、可持续的发展”的路径。

  “建立‘创转升’工作机制,打造亩均效益高产区,既是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的有力抓手,也是对破解国家级经开区新一轮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的有益探索。”合肥市委常委、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杨伟说。

  奖“优”罚“劣”,差异化配置资源要素

  一个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是有限的,随着经济发展,土地要素的制约会越来越明显。

  合肥经开区在如何提升发展含金量上,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建立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企业评价机制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

  2016年以来,该区先后出台《“调转促”行动方案》《促进企业增效升级若干政策》等文件,首次打出转型升级政策“组合拳”。2018年初,又抽调专门人员,组建“创转升”办公室,统一牵头负责全区“创转升”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推进方案。“创转升”,在该区形成了系统化、常态化工作格局,并被作为“二次创业”的总支撑。

  2018年,合肥经开区引进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对区内所有占地工业企业,实行绩效评价工程,指标设置突出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分别为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研发创新等5项,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将全区328家工业用地企业分为A、B、C三类。“企业分类后,我们实施差别化的管理机制,重点加大对第一档企业的扶持力度,倒逼末档企业主动转型升级。”该区“创转升”工作组办公室主任李正茂介绍说,该区一家机械企业原为C类企业,经过倒逼政策“刺激”,近两年来年产值和税收均出现大幅增长,一举从C类提升为A类,为世界500强企业做配套,成为该区第一批提质升级的典型代表。

  经济发展与时俱进,方法策略因需而变、迭代升级。合肥经开区不搞“大而全”,而是契合企业需求、产业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李正茂说,针对三类企业,该区突出“差别化管理”和“存量挖潜”,给予不同的供地、资金、融资和技术改造政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2017年,全区共安排专项资金11亿元,扶持A类企业优先发展,B类企业土地再开发、“零增地”技改、技术合作等形式改造提升;对C类企业的低效用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对C类企业,不予享受区级财政金融政策和,不参评各项先进,以此倒逼低效产能主动转型。”

  通过绩效评价、分类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在记者看来,合肥经开区的这一做法,无疑为企业树起“一面旗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立下“一把尺子”。

  退“低”进“高”,“管家式”服务市场主体

  智能网络玉石雕刻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走进合肥经开区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双创基地,各怀绝技的机器人让人叹为观止。目前这个基地已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余家,为本地3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一个智能制造产业的示范集群已然形成。

  “我们眼前的厂房和土地,有一部分曾是一家传统装备制造企业二期项目的厂房和土地。”双创基地市场部总监钱程告诉记者,因市场原因,这个工业园建成后产能过剩,土地和厂房处于长期空置状态。为合理处置低效利用土地,合肥经开区支持这家企业科学规划产能,将其724亩土地退回,导入包括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内的一批智能制造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缴纳税收5亿元。

  有了“亩均指挥棒”,还要做好“管家式”配套服务,推动产业“退低进高”。

  合肥经开区意识到,“创转升”不仅是政府主动服务监管的体现,也是激发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有效手段。“将政府和市场有机统一,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让企业与开发区共同成长,培育更多的‘优等生’。”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孙余洲强调,“创转升”坚持的是质量第一、效益为上,突出的是结果导向,以企业提质增效、产业提档升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推进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合肥经开区紧紧围绕“打造全球知名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着力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对重点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淘汰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

  一方面,按照“投资强度、亩均预期税收、亩均预期能耗、亩均预期排放”四个指标,严格进行项目准入评价,实施分类监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节能减排安全评估等准入政策,更好推动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进步”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给予企业更大自主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并创造条件吸纳更多高端人才入区就业、创业,加快产城融合。“通过一系列配套服务,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要素,最大程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孙余洲说。

  对企业而言,这无疑是转变发展逻辑的“信号灯”。记者发现,所走访的合肥经开区企业,无不在思考如何实现发展质量与效益双提升,他们主动实施技术改进,加大研发投入,节约土地资源,以适应新的发展导向。

  日前,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双创基地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智能云开放服务平台,成功跻身安徽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也是全省唯一一家专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示范平台。“支撑企业发展的是一个个专利、一项项创新,发展动力不在于占据了多少土地、资源,而在于汇集了多少好点子、好想法。”钱程表示,虽然基地落户合肥不到三年,但依靠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已经逐步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和本地产业化,打通了科研成果无缝对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在记者看来,随着低效用地的不断“松绑”,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必将有更多海内外企业携创新基因而来,进一步推动合肥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

  腾“笼”换“鸟”,一体化布局优势产业

  7月1日,合肥经开区安徽禄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收购该区一家工贸公司,从事通信器材零部件生产等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被收购的工贸公司则于2012年后因市场原因停产,将厂房全部租给别人用于废品回收经营、仓储等,存在“散乱污”问题,属于规下C类企业。这是合肥经开区实施项目嫁接,引入优质项目的又一成功案例。

  “腾笼换鸟”,盘活资源增效益。为提高用地效率,合肥经开区针对合同中明确约定、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进行“催建”,要求企业限期开工建设并约定竣工时限。否则,按照“升级改造、项目嫁接、协议收回、退二进三收储”等方式,清理处置闲置土地。有限的土地腾笼换鸟,更新了工业项目,优化了产业结构,转换了新旧动能。

  2011年落户合肥经开区的雪祺电气,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大冰箱、大冰柜的家电企业,然而随着产能的迅速提升,原厂区逐渐不能满足需求。2016年,经开区牵头搭线并积极协调,促成附近一家效益较低的家纺企业通过方式,让雪祺电气获得其厂区的100亩土地。雪祺电气的年主营业务营收从2012年的200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5亿元,年上缴税收近3000万元。通过“腾笼换鸟”,同样的地块,税收贡献上涨了几十倍。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已盘活低效用地4000多亩,成功嫁接、布局了海尔高端智能家电、哈工大机器人、美菱全自动洗衣机、清华启迪科技城、中化三建等多个优质项目,新增产值可达千亿元。

  “创转升”的效应还不止于此。数据显示,目前合肥经开区占地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了22.4万元,同比增长9.1%;A类企业84户,较上年净增8户,C类企业户数占比由上年的57.1%降低为50.0%,面积占比由20.3%下降为17.7%,带动了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同时土地的效益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区占地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9.1%、18.2%、15.3%。

  “创转升”服务产业发展,必须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一体化布局,无缝对接。李正茂表示,新制定的《合肥经开区(南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就是将顶层设计做在先,以产业布局规划引领“创转升”。

  “此次产业规划与‘十三五’规划目标一脉相承,根据全区十大产业发展目标,合理估算各产业用地规模。”据合肥经开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产业规划很大程度上根据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和低效用地认定情况,以现状产业空间分布为基础,综合考虑区域产业空间关系协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约束等多重因素,充分体现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导向,引领区域产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先是浙江省,再到安徽合肥,“亩均论英雄”成地方经济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创业即创新。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合肥经开区,“亩均论英雄”并非一个新生现象,而是一套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创新提升,从合肥经开区的经验做法来看,就是要转变发展理念,弱化速度情结,强化质量关切,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创新为动力,向质量要效益,用尽可能少的土地资源、能源消耗,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佚名)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