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企查查被怼 企业征信市场乱象待解

日期:2019-07-31 23:02:33  来源:
 
原标题:企查查被怼 企业征信市场乱象待解

  一纸因“数据精确性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将企业信息查询工具平台企查查推向了舆论的风暴场,也再次引发了业内对于企业市场乱象的讨论。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注意到,有不少用户在各大投诉平台声讨企查查存在“泄露企业主个人隐私信息”、“披露注销企业信息”、“公开售卖个人信息”的情况。针对用户投诉的真实性,截至发稿,企查查相关人士暂未对北京商报记者做出回应。分析人士认为,企业征信市场正成为嗅觉灵敏的机构角逐的下一个“蓝海”,群雄逐鹿下,尽早获得的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证才是稳妥之道。

  频遭投诉 用户隐私遭泄露

  企查查作为企业信息数据的“搬运工”,主要为用户提供可以查询和了解企业的工商信息、关联企业信息、法律诉讼、失信信息、公司新闻、企业等信息。在市场上,用户对企查查的评价“褒贬不一”,有部分用户认为,企查查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企业信息数据查询,在日常面试中可以有效地甄别“骗子企业”和“僵尸企业”,判断企业是否隐藏风险信息。但也有部分企业主认为,企查查直接将私人号码公布在公开网络上,导致个人被广告推销电话频繁骚扰,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各大投诉平台,声讨企查查的声音也络绎不绝。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关于企查查的相关投诉共有7条,其中大多围绕“泄露企业主个人隐私信息”、“公开售卖个人信息”等情况。“企查查不仅非法披露已经注销的企业信息,还将已经注销的企业信息被反复抓取进行售卖,”一家私人企业主白岩(化名)说道。

  另一家私人企业主武泽开(化名)也发布帖子表示,企查查直接将个人私人号码公布在网络上,每天接到大量的广告推销和骚扰电话。他指出,“当时办理营业执照留个人电话是为了政府工作方便联系,现在成了商业直接售卖的公开信息了,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到我们个人生活和安全”。另有投诉人在黑猫投诉平台发布帖子称,查询工商系统并未有本人私人电话显示公布,但企查查未经本人同意,就擅自公开本人私人电话作为企业电话,联系企查查官方客服,客服表示需要收费500元才能删除。

  据了解,企查查平台公布的企业类信息,均为公开的国家企业信用原始信息,经过系统自动同步抓取后推送至用户端,不进行人工干预与加工。针对上述网友投诉帖中陈述的信息,北京商报记者向企查查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但记者注意到,企查查在答复用户投诉帖中表示,“我们提供的企业信息、查询信息是根据国家公示的信息来的,这个企业在公示信息与实际信息上出现偏差,是他们内部的股权分配并未向工商部门公示导致此情况”。

  而产业中新兴的服务类型以及新型的侵权行为应该如何解决,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首先是侵权形式的认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一些快速出现的侵权形式(例如数据质量问题导致的商誉损害)已然不能通过原有法律法规文件进行覆盖,需要结合当下形势总结其最新表现,并在相关规范文件中予以修订和完善;其次是侵权范围的认定,需要厘清哪些属于企业主的个人隐私,哪些又属于企业公开信息。此前媒体报道过有大数据公司抓取用户简历并将其监测服务卖给企业引发争议,背后其实体现的就是侵权范围的关联纷争。

  纠纷不断 企业征信资质坎难过

  今年5月5日,一则中国网络小贷“一哥”开始清算的消息轰动业内。当时企查查通过站内消息、“雷达监控”服务的监控日报以及邮件等方式向其订阅用户推送了旗下互联网小贷公司之一的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微贷”)开始清算。并将该信息的风险级别列为“警示信息”。

  当天蚂蚁金服就紧急对该消息做出了澄清表示,清算消息不实。随后以涉嫌不正当竞争将企查查经营者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并提出了民事诉讼以及诉前行为保全的申请。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当天蚂蚁微贷清算信息确实出现在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但据了解,上述清算信息为2015年的历史信息。对此事件,杭州互联网法院做出了首个诉前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

  两巨头“互怼”也引发了业内关于企业征信市场乱象的讨论,目前来看,类似于企查查这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到底有无资格发布企业相关风险信息?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孙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企查查是可以发布企业相关风险信息的,但是务必要准确。

  苏筱芮进一步指出,企查查属于企业信息数据的“搬运工”,虽然就这个“搬运”水平引发了一些纠纷,但本质上跟信用评级类的主观“加工”处理数据还是有所区别的。目前企业信息数据“搬运”方面并没有专门规范。也就是说,这个领域并没有专门的事前管理,多集中于事后管理(例如侵权诉讼等)。

  企业征信体系的构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征信牌照是由央行颁发的13种金融牌照之一,区别于,企业征信牌照是从事企业征信业务所必需的准入资格。来自央行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共有21个省(市)的130家企业征信机构在人民银行分支行完成备案。在已获得企业征信资质通道牌照的企业中,从事采用公开信息的大数据科技公司屈指可数。对申请牌照的最新进展,北京商报记者向企查查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数据单一 突围待考

  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匮乏,也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个人征信还是企业征信还处在较早的发展阶段。苏筱芮介绍称,现阶段,企业征信相关的准入制度为企业征信备案,不过根据《企业征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人民银行省级分支行为企业征信机构办理备案,不视为对企业征信机构数据质量、业务水平、内控与风险管理能力、IT技术实力、业务合规等方面的认可或者保证。”

  在孙扬看来,联合征信公司将成为企业征信业务的“领头雁”,他介绍称,“目前,很多省的省政府都在所在省发起成立了联合征信公司,搭建覆盖全省企业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为所在地方的企业提供企业征信服务,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未来这些联合征信公司将成为企业征信业务的重要力量”。

  对未来企业征信机构突围的思路,孙扬提到,大数据企业征信服务平台要突围,首先要拥有独特的数据,如果都用全国工商数据,其实并没有独特的优势,需要拥有别人没有的垂直行业的数据,这才是王道。其次要积极建立和现有企业征信公司的合作,通过大数据作为现有企业征信公司的很有用的补充;然后靠技术,通过技术帮助现有的企业征信公司提高服务能力,将大数据征信技术输出给企业征信公司和金融机构;最后靠体验,通过互联网的极致体验改善传统企业征信业务服务的体验。但是其实最关键的是,还是尽早获得央行的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证才是稳妥之道。

  “企业征信机构应在坚守合规底线的前提下开发出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拥有前瞻性视角,将企业征信服务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苏筱芮说道。

(责任编辑:佚名)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