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水土保持向好印证政策“药方”对症

日期:2019-08-09 14:08:29  来源:
 
原标题:水土保持向好印证政策“药方”对症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李海楠

  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新闻发布会对外透露,根据1985年、1999年、2011年、2018年4次监测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与2011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1.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面积,减幅为7.2%。

  显然,水土流失面积的绝对减少,客观上印证了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奏效,特别是水利政策正在朝着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而不断改进。

  所谓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而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其带来的恶劣影响堪称广泛,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

  其中,人为因素中除了相关农业灌溉和水利行为的失当之外,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为此,近年来,有关部门开展包括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复垦回填诸多举措保持水土,同时在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同时,逐步建立起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从现状来看,治理成效是明显的。据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水土流失类型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分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种,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15.09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占国土面积的12%;风力侵蚀面积158.6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占国土面积的16.6%。

  虽说水土流失的绝对面积有所减少,但不可回避的是,当前我国仍有超过国土面积1/4的水土流失面积,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强度大,水土资源保护压力大,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等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亟待加快推进。

  在记者看来,即便是水土保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有不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这也为我国未来制定生态保护政策特别是水利和农业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农业发展以往存在的透支产能问题被提上议程,原因正是因为农业生产同样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更多的产能,其突出表现正是以透支水土保持为代价换取产品的产能提升,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水土保持的长久可持续。

  因此,在政策应对上,有关部门早已着手进行综合治理,即把田间灌排和耕地质量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未来还应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增加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各类项目按标准化要求建成后应及时确权登记、明确管护主体和经费来源。

  如此一来,至少从源头上限制了透支产能的形成,对于水土保持而言就会带来直接的传导效应。

  此外,众所周知,一旦水土保持失手,引发重特大洪涝灾害时则极易造成经济社会的严重损失,这一点也为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不断画上惊叹号。而无论从严峻的形势还是从新近发布的水土流失统计上看,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仍旧在路上,当然,向好的数据印证了环保、水利等相关政策的对症用药,但决不可掉以轻心。

  正如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日前所表示的,仍要把水土流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问题加以对待,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监管手段,补齐治理短板,提升治理质量,形成防治合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提供更多生态产品。

(责任编辑:佚名)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