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战科创板的奥特维目前营收增长乏力且成长性不足,上市前夕估值缩水,更为重要的是,其招股书披露的多项财务数据疑点重重……
近日,奥特维递交了招股书拟冲刺科创板,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2467万股,募集资金7.66亿元。
2016年3月,奥特维挂牌新三板,首次亮相,而后在2018年1月其终止了新三板之旅,开始备战科创板。然而,再次亮相资本市场的奥特维,却陷入了营收增长乏力的窘境之中;更尴尬的是,在上市前夕其估值出现大幅缩水;同时,招股书中披露的营收、采购与存货数据也存在勾稽异常。这些或许会成为其上市路上的“绊脚石”。
盈利能力堪忧 成长性不足
奥特维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晶体硅行业和锂动力电池行业。2016年至2018年,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亿元、5.66亿元、5.86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87.12%、28.71%、3.53%。由此经营数据不难看出,2018年的奥特维营收增长乏力,成长近乎停滞。
奥特维主要产品为光伏设备与锂电设备,2018年其营收中光伏设备收入占比达87.94%,锂电设备收入占比则仅有5.38%,显然,奥特维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光伏行业。然而,2018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因落款日期为5月31日,业内称为“5·31新政”),提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强度。光伏行业补贴退坡,使得当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下降了16.58%,这直接导致奥特维2018年营收增速骤降。2016年及2017年,组件设备是奥特维的主打产品,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4.67%、83.43%,而到了2018年末,组件设备的收入占比却急速下降到58.10%,收入金额较上期缩减了近三成,这也就意味着其主打产品正处于销售萎靡的尴尬境地。
对此,奥特维在招股书中表示:“虽然2018年‘5·31新政’使得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下降,但光伏产品的大幅降价激活了海外市场,2018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增长3.33%,为公司营收增长创造了较好的经营环境。”按其所述,海外市场的开拓将使其境外收入增加,可从奥特维的业绩表现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2018年境外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缩水了17.37%。
2017年面对光伏设备业务增长放缓的现状,奥特维开始瞄准了设备业务,当年其锂电设备营收增速高达519.57%;然而好景不长,仅过去一年时间,其锂电设备业务便开始收缩,2018年该部分产品收入下滑了27.05%;更令人震惊的是,锂电设备业务毛利率竟由2017年的35.12%下滑至2018年的-7.19%,这也就意味着锂电设备业务仅盈利一年就进入赔本的状态。
不仅产品销售不给力,盈利能力欠佳,而且奥特维账面上还存在着巨额未弥补的亏损。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其分别实现净利润-1.05亿元、2662.98万元、5027.06万元。2016年的巨亏主要是由于股份支付费用,但这也使得其截止2018年末尚存的未弥补亏损金额高达8661.97万元,也就意味着奥特维短期内将无法进行分红。
此外,令人惊讶的是,奥特维在申请上市前夕,市值还出现了大幅缩水。
招股书显示,2017年3月其完成了一次外部融资,向东证奥融等5名投资者发行736万股股票,该次发行价格为20.25元/股,对应的投后估值约为14.99亿元。在拟科创板上市前夕,其又经历最近一次: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股东潘叙先后将其持有的12.5万股、9万股、6.25万股股份,分别转让给张志强、姜建海和朱洁红,转让价格均为16元/股,对应的估值约为11.84亿元。对比其前次融资时和其后股权转让时的估值情况来看,很明显,奥特维在股权转让时的估值较融资时缩水了3.15亿元。
营业收入或涉嫌虚增
奥特维不仅陷入了营收增长乏力的泥淖,《红周刊》记者仔细研究其营收与相关财务数据的勾稽关系后发现,其营业收入还存在虚增的嫌疑。
招股书披露,奥特维2018年营业收入总额达5.86亿元(如表1),其中有1.24亿元的境外收入,该部分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考虑增值税的问题。境内收入的增值税税率自2018年5月起由17%下调为16%,因此1-4月按17%计算,5-12月按16%计算。经计算2018年含税营业收入金额达6.62亿元。
根据财务勾稽的原理,这个规模的含税营业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将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量流入和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等经营性债权的增减。
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8年奥特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62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增加额4920.58万元影响后,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金额达3.13亿元。将该金额与当期6.62亿元的含税营业收入对比,差额为3.48亿元,这表明该公司当期有3.48亿元的含税收入未能收到现金,理论上,这将导致奥特维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相应增加3.48亿元。
再看其资产负债表,2018年奥特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达 3.15亿元,2017年该项目金额为2.69亿元,因此可知本期该项增加了 4549.19万元。此外,2018年其计提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较上期增加了956.42万元,考虑到这部分因素影响,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实际增加金额应该为5505.61万元,这与上述理论应增加额相较差了2.93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其有2.93亿元的营业收入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相应经营性债权的支持,而这部分或含“水分”的营业收入约占当期营收总额的五成,也就是说,奥特维有一半的营收存在虚增的嫌疑。
当然,其中的差异不排除是其使用应收票据背书或贴现导致,然而若真存在如此大额的背书贴现,其为何在招股书中对此却只字未提?这还需要公司给出合理的解释。
不仅如此,同样的方式计算奥特维2017年的营收数据,也存在巨额差异。2017年其营业收入为5.66亿元,其中有1.5亿元境外收入不考虑增值税,境内收入则适用于17%的增值税税率,经计算其含税营收达6.37亿元。
同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达2.75亿元,而预收账款减少额为3248.06万元,因此,与当期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金额为3.07亿元,该金额与当期含税营收勾稽后相差3.3亿元,理论上,该部分金额应当会导致当期经营性债权同等金额的增加。然而,2017年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在剔除了坏账准备影响后较上期仅增加了1.7亿元,较理论应增加金额少了1.6亿元,而这1.6亿元没有相关债权和现金流支持的营收占当年营收总额比例达28%。
大额采购来源不明
除了营业收入数据存在种种疑点外,奥特维的采购数据也同样出现巨额勾稽差异问题。
2018年,奥特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达8041.75万元(如表2),占比20.34%,由此推算出全年采购总额约3.95亿元。由于当年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为16%,因此经估算后,其含税采购总额达4.6亿元。
同期,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达2.12亿元,剔除27.43万元预付账款减少额的影响,再以之与当期含税采购额相较,差异金额为2.48亿元,这也就代表着本期有2.48亿元的采购因未支付现金将导致其经营性债务相应增加。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2018年奥特维的经营性债务却不增反减。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期减少了3417.75万元,一增一减下,这与理论应增加额相差2.82亿元。这也就表明,奥特维披露的采购额中,有2.82亿元不仅未支出现金,也没有体现为相关债务的增加,那么,该部分采购额又从何而来呢?实在令人不解。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2017年的采购数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招股书披露,2017年其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9177.35万元,占比24.59%,按此推算出全年采购总额达3.73亿元,按17%的税率计算其进项税,则当期含税采购额达4.37亿元。
2017年,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1.48亿元,剔除1332.80万元预付账款增加额影响后,再与含税采购额相较差异达3.02亿元,该差异将体现为经营性债务的增加。然而,同期,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仅增加了1.44亿元,与理论应增加额相较仍然相差1.58亿元。
连续两年,奥特维披露的大额采购数据都没有相关负债及现金流的支持,其数据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采购与存货勾稽异常
奥特维的采购数据不仅没有相关负债及现金流的支撑,并且与其存货及营业成本数据相互勾稽,也存在大额的差异,这也再次说明其采购数据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疑问。
招股书披露,2018年奥特维主要的采购总额为3.95亿元(如表3),当期其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耗用金额达2.78亿元,因此本期剩余的原材料金额为1.18亿元,该部分剩余材料因未完成加工生产及对外销售等环节,将继续留存在存货项目中核算,导致相关材料项目同等金额的增加。那么,奥特维的存货项目中材料的变化情况又如何呢?
具体来看,2018年其存货中主要包含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其中,2017年、2018年其原材料金额分别为5334.15万元、6069.23万元,2018年原材料相较上期增加了735.08万元。
还需要考虑的是,存货项目中委托加工物资、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中也包含原材料,2018年该部分合计金额达3.36亿元,较2017年增加了9578.28万元。虽然招股书中未披露该部分中原材料的含量,但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的占比为71.99%,若按该比例大致推算,该部分中包含原材料的金额约为6895.18万元,加之735.08万元原材料增加额,则本期存货中材料增加总金额为7630.26万元,但这比上述1.18亿元的理论应增加额少了4148.47万元。倘若奥特维的存货数据无误的话,那么其招股书中披露的大额材料采购数据就存在虚增的嫌疑。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2017年,当年奥特维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总额为 3.73亿元,扣除本期结转至营业成本中的2.61亿元直接材料金额,剩余1.12亿元将体现为本期存货项目中材料的增加额。
再来看其2017年存货项目变动情况,本期原材料金额较上期增加了1316.51万元,此外,存货项目中委托加工物资、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合计增加了7946.06万元,当期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为74.76%,故推算出该部分增加额中包含原材料金额约为5940.63万元,与存货中1316.51万元原材料增加额合计后金额为7257.14万元,这一结果与1.12亿元理论应增加额相较,少了3936.57万元。
[责编:liwan]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红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重磅!轨交S1线首座车站基坑开挖,28个站点施工将覆盖5G信 自去年11月开工以来,一直牵动着昆山市民的心,近日,又有重大喜讯啦!继成为S1线首个实施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项目之后,S1线莲湖公园站现进入基坑开挖阶段,成为S1线首个实现基坑开挖的站点。这也标志着S1线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与此 ...【详细】
株洲试点垃圾智能分类!不用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 听说上海人快被垃圾分类逼疯了相亲的开场白都是“你会垃圾分类吗?”最近大湘网发布新闻根据《2019年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要求长沙垃圾分类推上日程最近株洲也开始垃圾分类了天元区在和两个小区试点垃圾智能分类智能垃圾箱可回收纸类、纺织物、金属、塑料、玻璃和有害垃圾居民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小黄狗app点击你要扔的垃圾类别垃圾 ...【详细】
别花几千块钱买窗帘,学会这些挑选诀窍,几百元就能买到称心如意 无论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窗帘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是作为家中必备的窗帘你可了解它该如何挑选吗?要知道买窗帘可是隐藏着很多猫腻的,那些动辄就几千块的窗帘其实用性并不大。而对于这方面知之甚少的人来说,如果不提前做好功课就去购买真的很容易多花了一些冤枉钱。所以我们不妨事先学习一下 ...【详细】
有些地产项目质量超级差,全怪快周转?!真相在这里… 这两年全国各地的业主维权事件特别多。对于房子的质量问题,大家习惯归因于控成本及快周转。这固然是一个方面。明源君想说的是,还有一个原因是被忽略的,就是这几年房企跑得太快,内部管理体系跟不上扩张步伐了!明源君此前接触过一些百亿房企甚至准千亿房企,发现他们很苦恼。规模在扩张,招的人越来越多,工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