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金融 | 宏观 | 产业 | 国际 | 理财 | 消费 | 观察 | 科技 | 房产 | 能源 | 环保 | 汽车 | 旅游 | 时尚 | 文化 | 健康 | 法制

小微金融看台州

日期:2019-08-11 22:03:49  来源:
 
原标题:小微金融看台州

  本报记者 张末冬

  “昨天做小微,今天做小微,明天还是做小微。”这是台州深耕小微的信条,以此为导向,当地形成一套自有的“台州模式”。

  浙江台州是我国小微企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5年底国务院决定在台州建设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形成了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台州经验。

  截至2019年5月末,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31亿元,同比增长13.4%;服务小微企业38万家,同比增长8.2%;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良率、户均贷款分别为40.8%、0.86%、85万元,均处于全国前列。

  “台州模式”有哪些突出特点?为何能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总体来看,台州法人银行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创新基于借款人品格与社会关系的道义担保,凡是有劳动意愿、有劳动能力、无不良嗜好的“两有一无”客户均可以获得贷款。截至2019年5月末,台州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中,保证、余额占比高达70.1%。

  解决信息不对称是“台州模式”重大突破。台州法人银行借助金融科技,实现企业经营“软信息”与数据“硬信息”交互,让数据为信贷赋能,在提供智慧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加强了信贷人员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防控力度。但台州法人银行机构不仅仅依靠数据,不以数据分析为唯一标准,而是注重信息多方积累,坚持传统信贷技术与金融科技融合,通过信贷人员上门、政银联通归集等模式,多方交叉验证,更好判断企业风险状况。

  在贷款过程中,台州法人银行从不搞运动式放贷,也不“惜贷”,扎扎实实做好小微企业贷款“扩面、增量”,保证让更多企业更好发展,以规模效应带动利润增长,再通过打造“免费银行”等方式,让利给企业,在实现“保本微利”的同时切实为企业减负。5年来共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近60多亿元,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已连续4个季度下降,有力解决了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当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金融机构发挥作用,政府的角色同样重要。在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信用立市”目标,将信用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来抓,建立多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严厉打击失信行为,让企业敬畏市场、让银行敢于放贷。此外,全国首个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首个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首个小指数等一系列首创性、关键性改革创新举措也在这里先后落地开花。

  在监管层面,台州银保监分局始终坚持把机制制度创新作为推进小微的重要保障,主动搭平台让银行来唱戏,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的问题。该局建立了小微企业融资监测与服务机制,在20家小微园区建立融资动态监测点,推行“伙伴银行”服务。在产品上,开展政策性转贷款,达成63.5亿元转贷款合作框架协议,累计投放贷款81.89亿元,为客户节约融资成本近1.6亿元,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的获得感;推动中长期流贷试点,开发小微企业掌上办贷平台,加快办贷效率,创新“零周期+零费用”“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等99款还款方式产品,惠及14万家企业,将客户平均转贷天数压缩至4.67天,提升了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稳定感。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微金融“台州模式”已覆盖到全国200多个县级地区,发展触角延伸出去的3家“草根银行”,对各地金融机构也产生了一定的“鲶鱼效应”,激活了当地的金融生态。

  在服务小微企业的同时,台州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态势,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一季度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0.72%,关注类贷款率0.8%,两项指标之和连续3年保持全省最低。2018年台州银行业实现利润152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79亿元,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等主要监管指标保持良好水平,16家机构名列纳税前百强。

  近日,银评价称,台州经验集中体现为对小微企业需求的精准供给,按照“企业有需求、银行想办法”,主动适应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细分市场,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推广“零周期、零费用、零门槛”等多种还款方式创新,降低企业融资负担。台州经验发展于传统与科技的兼容并进,走街串巷与数据分析融合,跑腿代办与政银联通融合,拓展服务维度。台州经验依托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政府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化经营,做到参与不干预,打造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等“两平台一基金”,构建了政银企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佚名)
郑重声明:人民经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